(通讯员:李君梓)为了提升教师教学过程中人工智能赋能的实践能力,7月15日下午2点半,传媒学院在知音厅组织开展了暑期教职工夏训之五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主题的AI赋能培训。由智慧树网课程专家程馨雅主讲。

程老师系统分享了AI技术在教学场景中的创新实践。此次培训紧扣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要求,聚焦“知识图谱+能力图谱”双轨驱动模式,通过西华大学版式设计课程、温州理工大学交互设计课程等典型案例,全面展示了AI技术如何重构教学设计、组织与反馈全流程,并深度解析了“师-生-机三元协同”机制在教学中的应用。
程老师从政策导向与趋势分析入手,指出教育部近年来不断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多次强调构建知识图谱与能力图谱的重要性,明确将数字化应用和数字素养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她指出,当前教学变革已进入第四代课程创新阶段,“师-生-机三元协同”机制要发挥关键作用,教师要通过模块化课程集群灵活组合教学内容,AI辅助构建敏捷化学习小组实现动态分组,开放式成果评估体系则支持多维度评价学生项目制学习成果。
随后,程老师详细介绍了AI课程的架构,她强调智慧课程以知识图谱和AI工具为核心,通过树图、环图等可视化形式,直观展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结构。以温州理工大学交互设计课程为例,该课程构建了“资源-知识-问题-能力”四层框架,不仅整合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还通过问题体系和能力图谱的构建,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教师能力重塑路径呈现四大特征,即AI赋能教师教学的核心路径:教学设计智能化、教学实施协同化、课堂反馈数据化、教学发展个性化。程老师提到,通过智能备课、智能辅导和智能教研等AI应用,教师可以更高效地设计教学方案,生成个性化的教学任务和作业,同时利用AI进行学情分析和教学反馈,实现教学设计的智能化、教学组织的多样化和教学反馈的数据化。这些变革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还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程老师分享了专业导向的落地实践案例。她介绍了“AI+BOPPPS”教学模型在提升课堂参与度方面的成功应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她还强调了AI在教学内容重构和跨学科融合方面的作用,通过紧扣行业热点和真实案例,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这些专业导向的落地实践为传媒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此次分享会标志着传媒学院在“AI+教育+教材”领域迈出关键一步。鲁院长表示,未来将联合智慧树网共建数字化教材,深化“师-生-机三元协同”机制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培养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审核:鲁晓成; 编辑:郑瑞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