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党建动态
首页  >  党建群团  >  党建动态  >  正文
弘扬教育家精神,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传媒学院2024年师德师风建设总结

作者: 时间:2024-12-06 点击量:

弘扬教育家精神,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传媒学院2024年师德师风建设总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立德树人”观念,根据学校师德建设的工作部署,学院紧密围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主题,系统谋划,整体推进,通过开展系列多样化、有深度、有广度、创新性活动,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铸牢“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意识,激励引导学院全体教师坚守初心、敬畏职责,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现就学院开展工作的实践成效总结如下:

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政治思想教育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和“师德警示教育”为抓手,深化理论学习和师德师风教育。通过“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等主题党日活动,切实提升教师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签订《长江大学师德师风承诺书》,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系列活动,如召开第一届“智享未来”工作坊推进会等,服务师生需求,推动党员教师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树立德育为先理念,扎实推进师德建设

学院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秉持“德育为先”理念,致力于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学院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长江大学传媒学院师风师德建设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多次利用教职工大会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发挥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教师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确保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三、聚焦青年教师培养,多措并举提升综合能力

一是着力实施《关于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五大质量工程”》,从教学质量、科研促进、能力强化、博士培养、职称提升方面发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的专业化、创新型青年教师队伍。二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学院出台《传媒学院教师课程教学质量同行评价实施方案》,《传媒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四下午常态化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同时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五期知音讲堂,为教师强基赋能。2024年4月21日,许健教学团队荣获第四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四、完善管理制度建设,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坚持制度建设促进发展,确保常态长效。一是出台《长江大学传媒学院专业负责人考核办法》,选拔品学兼优、德艺兼备的青年教师担任专业负责人。实行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相结合的“双培养”的专业负责人评聘机制,明确专业负责人在学科专业建设、组织服务等十个方面工作职责,实行“月基础薪酬+年奖励绩效”相结合的考核办法,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二是学院出台了修改出台《传媒学院机构设置与岗位管理考核方案》(工作量版),实行以激活办学活力、职员动力、团队合力、成果效力为导向的教师薪酬制度,建立体现以增加贡献值为导向的收入奖惩分配机制,对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生竞赛指导等方面作出业绩的教师给予奖励,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力争在全院上下形成积极作为,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

 

 

五、增进师生互动,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

学院高度重视师生互动,将师德建设融入日常教学和管理之中。通过开展每学期教学意见反馈会,创造了师生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拉近了师生关系,增进了情感联系。在教师节期间,学院召开教师节座谈会,向全院教职工表达关心慰问。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院文化内涵,还有效提升了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推动了尊师重教氛围。

 

 

师德师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教育家精神历久弥坚。学院在2024年师德建设中取得了积极成效,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接下来,学院将继续坚守“德育为先、师风引领”的理念,弘扬教育家精神,以更大的热情和更高的标准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为学院和学校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审核 任倩  编辑 阮璐璐)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大学路111号 长江大学武汉校区石油科技大楼A区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