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志敏)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青年教师作为教育队伍的新鲜血液,其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然而,不少青年教师在面对讲台时,常面临教学方法不熟练、课堂把控能力不足等问题。2025年7月17日下午2点半,传媒学院在知音厅组织开展了暑期教职工夏训活动之十一以“青年教师如何站稳讲台”为主题的培训。由学校教创赛、青教赛资深导师潘友刚教授主讲。

潘教授从教学基本环节、教学设计思路、思维训练和课堂教学本位四个方面展开经验分享。他指出,教案、教学进度表、教学计划等作为备课的核心环节决定着课程的有效开启。因此,教师需要努力钻研教材、考虑教法、准备好教具。他强调,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必须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育原则,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节好课”的六个标准,分别是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适当、上课组织有效、语言表达清晰、师生积极性高。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包含教学的规范性、讲述的逻辑性、表达的严谨性和教程的完备性。此外,潘教授表示,教学设计具有“四性”标准:逻辑性、启发性、学术性和前沿性,对应知识内在联系、认知的递进、探求的思想和学科的聚焦问题。在课堂教学方面,其核心在于思维的训练,认知思维是思维力培养的基础;能力思维是思维力培养的核心;审美思维是思维力培养的价值;实践思维是思维力培养的本位。
最后,潘教授从在教书中育人、精讲多练、严格与关爱几个方面谈及如何回归课堂教学的本位,并提出青年教师应该在“几易几难”的不断磨练中逐渐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成熟教师。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交流氛围中圆满结束。参与讲座的青年教师纷纷表示,专家分享的“备课时吃透教材、课堂上关注互动、课后及时复盘”等实用方法,为他们解决讲台困惑提供了清晰路径。青年教师成长是教育质量提升的核心环节,后续学院将持续开展教学能力提升系列活动,通过“以老带新”“实践打磨” 等方式,助力青年教师快速站稳讲台、把讲座所学转化为教学实效从而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审核:郑瑞丰;编辑:鲁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