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理性说教,不如感性示范”。这是赵湘在辅导员经历中经常会讲到的一句话,她有着三年的工作经历,高等教育学专业出身的她,对于辅导员在这份工作有一种独特的情感。无论是在资助、心理还是党建和就业工作上,她都能积极应对,曾多次获评长江大学“优秀辅导员”、长江大学“优秀教导员”、长江大学“优秀指导员”、长江大学“十佳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带队志愿者参加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被评为“优秀志愿者”;她连续两年担任毕业生辅导员,创造了就业率100%的优异成绩,目前2022年所带毕业生截止到6月底就业率达91.92%;她所带领的学生在国家级、省市级、校级竞赛中获得多项荣誉,学生因此被推荐去往中央电视台、省市级电视台、腾讯、网易等优质企业实习和工作;热爱科研,专注研究高等教育理论及思政教育理论,发表相关文章5篇,主持教育部课题项目1项。
耕耘一线,注重方法
“教不严,师之过”。她一直明白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平等,多一点沟通。4年,1460天,8本辅导员工作日志,面对面谈心谈话学300余人次,召开学生干部会议30余次,联系学生家长100余人次。在四年任职生涯中,她深知新媒体时代需要新思路,她也坚信,老办法用心用好依然管用,谈心谈话就是她最喜欢的方式,她坚持每周与学生一对一谈话,注重倾听,理解共情,澄清问题,启发引导,持续关注,她不断总结谈话方法,越是感慨谈心谈话是硬功夫。在她的辅导员日志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对自己所带学生的沟通情况以及总结记录。面对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日常工作,她总是竭尽所能,尽心尽力。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大小活动总能看见她忙碌的身影,无论是主题班会,还是开学典礼或毕业典礼,她都认真对待,为同学们鼓劲加油,为活动出谋划策。担任辅导员四年来,教育对象不仅有普通本科生,也有专升本的学生,对象在变,方式在变,不变的是她一贯地深入学生一线,在课堂、宿舍、食堂、操场、图书馆,在与学生的每次对话中,在对校园每处倾听、感受、判断学生思想特点、发展需求。为挖掘教育现象背后的规律,她向学院学生发放抽样调查表,在数据中分析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观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变化趋势,形成理论文章。也正是因为这点,还未为人母的她被学生亲切的称呼为“赵妈妈”。
一往无前 披荆斩棘
2018年8月来长江大学,中途接手2018级新生、2017级专升本以及2018级专升本三个年级,教育对象复杂,她不惧压力和挑战,在她的带领下学生工作开展井然有序。作为新晋的辅导员老师,她有热情、有坚持,面对一群从未谋面的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专业,她能够尽快去适应去投入。有句古话叫“摸着石头过河”,艺术与传媒学院成立时间不长,在各项工作、活动、制度都尚不完备之时,是她在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积极探索属于艺传人的特色道路。从2018年至2022年,她先后担任学院心理专干、就业专干、资助专干、党建秘书等职务,在同一时间身兼数职,面对前所有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她毫不畏惧,肩负起身上的挑战和责任,她在不断地实践中反复思考,如何在长江大学这样一所综合性大学中把学生管理工作保持一样的水平且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她通过学生座谈、理论探索,就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育人体系的完善与学院领导探讨了十余次。她抓好党建龙头,坚定学生理想信念,通过党员志愿服务,夯实育人实效。在她的努力下,学院的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在实践活动、迎新工作、学院志愿服务等地方随处可见党员的身影,为全体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也夯实了育人的基础。目前学院基本形成了三全育人的格局和框架,在2021年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暨长江大学“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艺术与传媒学院综合党支部获评“先进党支部”,而她也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爱动其心,严导其行
“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常心、对工作怀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抱有一颗责任心”。晚上十点办公室都能看到灯光,早自习她会准时出现在教室,寝室总能听到她和学生们聊天的声音;她从早到晚和学生在一起,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谁是什么样的性格,学习成绩如何,谁有什么样的特长,谁的家庭情况怎么样,谁最近心情不好,甚至谁可能会犯什么错误她都知道。正是因为这样的熟悉,在办公室也总是有很多学生会主动来找她聊自己的心事、难事、困惑事,同学们总是会说:“有湘姐在,就很安心”。大一新生刚入校,有很多的迷茫和陌生,是她默默策划成人礼晚会,使同学们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学生犯了错误,她拉着学生来到操场告诉他,大学不是用来躺平的,是拿来奋斗的;疫情期间,大四学生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而沮丧失落时,她主动与学生视频通话,鼓励他们,并且一对一的为他们修改简历,推送相关招聘信息,在他的努力下,虽然疫情来势汹汹,但是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依旧保持着不错的成绩。
“作为一名辅导员,既要用真情、征程、真爱走进学生的心灵,又要点燃学子理想信念的灯”。这就是她作为辅导员的感受和期许,而她也将继续在辅导员的岗位上奉献不已、探索不止。